CBA技巧大赛大名单一公布,嚯,人数还真不少。这里面什么角色都有,就像一锅乱炖。朱俊龙、贾明儒、余嘉豪等等,名字一大串。这里面有些人,说是来参赛,倒不如说是来凑数的。

那几个所谓的焦点人物,像赵继伟、徐杰和林葳。说是球队核心就被重点关注了?赵继伟和徐杰是一号位又怎样,串联能力强是强,难道这技巧大赛就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了?就肯定能连续晋级?这不是还没比呢嘛,把话放得这么早,也不怕闪了舌头。林葳呢,串联能力差点还被寄予厚望,就因为是后卫?这难道不是有点盲目乐观?
朱俊龙一个3D球员,来这项目说是玩一下,这是把技巧大赛当游乐场了?余嘉豪,内线来凑这个热闹。要是晋级了,手活就被称赞?这难道不是内线本来就不擅长的领域,这么容易就被夸,那这比赛的标准可真够低的。
偰李永炜被说可能成为惊喜球员,在上海串联能力好就能在这有希望晋级?这技巧大赛难道只看串联?那干脆别叫技巧大赛,改叫串联大赛得了。
剩下那些角色球员,什么贾明儒起伏大,姜文没串联能力还神经刀,贾昊组织不行,白昊天也就比他们好那么一丢丢的串联能力。这都什么跟什么啊,感觉这比赛的选拔标准就是个谜。
这技巧大赛,偶然性大是大,可这名单里的情况,怎么看都像是为了凑人而凑人。说是考验状态和专注度,可这些球员的水平参差不齐,有的根本就不像是专门为这个项目来的。如果只是抱着玩玩的心态,那这比赛的意义何在?难道就是为了给那些所谓的核心球员再加点光环,给那些不怎么行的球员来混个脸熟?这CBA技巧大赛,可别最后成了一场闹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