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足协公布新赛季准入名单,广州队、沧州雄狮与湖南湘涛未在其中。这一事件背后,《解放日报》记者陈华的观点引人深思。中超的职业俱乐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犹如藤蔓交织,不可分割。

广州恒大曾是中超的辉煌存在,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产经济。当地产经济蓬勃发展时,恒大足球也随之兴盛。大量的资金注入,使得球队能够在转会市场上一掷千金,吸引众多国内外优秀球员,打造出一支在中超具有统治力的球队。可是一旦地产经济出现危机,恒大足球的命运急转直下。母公司暴雷,就像多米诺骨牌中的第一张牌倒下,后续的连锁反应让球队只剩下债务。

在中超,足球俱乐部很多时候扮演着特殊角色。它不仅仅是一个体育竞技的组织,更像是企业用于谈生意、谋求资源交换的工具。在经济繁荣期,它是企业展示实力、拓展人脉资源的招牌。企业通过对俱乐部的投入,获得更多的商业合作机会,在其他领域获取利益。然而当母公司经济陷入困境,这个工具就被迅速边缘化。就像夜壶,只有在被需要的时候才有存在的价值,一旦失去作用,连最基本的价值都不复存在。
这种现象反映出中超俱乐部发展模式的脆弱性。过于依赖母公司的单一经济来源,缺乏自身独立的造血功能。在国外成熟的职业足球联赛中,俱乐部的收入来源多元化,包括门票销售、转播权分成、商业赞助、周边产品开发等。而中超俱乐部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只有构建起稳定、多元的盈利模式,中超俱乐部才能在各种经济环境下保持稳定发展,真正成为独立的、可持续发展的职业体育俱乐部。